Data

General Issues
Environment
Specific Topic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Location
155 Section 2, Linong Street
Taipei City
112
Taiwan
Start Date

CASE

台灣「如何邁向2050淨零碳排?」公民審議大會

February 10, 2023 NYCU Dr. Mei-Fang Fan
February 1, 2023 NYCU Dr. Mei-Fang Fan
General Issues
Environment
Specific Topic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Location
155 Section 2, Linong Street
Taipei City
112
Taiwan
Start Date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主辦的「如何邁向2050淨零碳排?」公民審議大會,於2022年7月23日舉行。

問題和目的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在7月23日舉辦全國首次的「如何邁向2050淨零碳排?」線上公民審議大會,提供一個具包容性和平等的對話平台,促進公民針對臺灣淨零社會轉型進行討論與審議。本計畫檢視參與者經過知情審議之後其在政策議題的認知與態度是否改變?公民審議是否提升參與者的淨零知識?計畫連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GDs),目的在促進台灣追求SDG 13氣候變遷對策與行動,同時連結SDG 4 優質教育和讓全民享有終身教育機會、SDG7可負擔和潔淨的能源、SDG10消彌不平等以及SDG17建立全球夥伴關係。

 背景

2021年11月蔡英文總統宣示接軌國際社會並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2022年3月30日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了《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設定在「2030年達成低碳的短期目標」以及「2050年朝向零碳發展的長期目標」,極大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使各產業部門朝向最大化的電氣化發展,預估屆時總電力的60-70%將來自於可再生能源、9-12%來自氫能、以及20-27%來自搭載碳捕捉技術的火力發電,以達成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然而,媒體報導不少民眾對於是否能達成2050淨零碳排抱持疑問。

組織、資助機構

本次線上公民審議大會活動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主辦,國立陽明交大高教深耕永續發展計畫以及台灣民主基金會補助。協辦單位包括史丹佛大學審議民主研究中心、中正大學人權與永續發展中心、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所。

参與者招募和選取

本計畫透過民調公司根據臺灣人口組成的性別、年齡、地區等抽選原則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有將近100位公民參與此次具重大意義的淨零碳排公民審議活動。   就參與的公民人口屬性來看,透過調查接觸到有意願參與線上審議公民會議之受訪者以年輕族群居多(18-39歲)。參與者中涵蓋5位原住民,以及製造業和修車業的工作者。在活動前一週,計畫團隊將議題手冊資料寄送給有意願參與的民眾,並請參與者在活動參與完成前測問卷。

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本次公民審議大會活動的設計採取審議式民調模式。透過公民小組討論並提出想進一步了解和詢問專家的問題,接著在大場的專家與民眾對談,由專家澄清與補充重要的資訊並回應民眾問題,讓公民經過討論後再形成深思熟慮的意見。

計畫團隊在審議大會召開前寄送給與公民議題手冊,提供公民參與者進入討論前的基本資訊,內容涵蓋了淨零碳排政策方案的介紹,以及關於大會當天上午和下午場次主要議題的持平意見陳述、基本事實和各個政策方案的不同論點。會議手冊是由主辦單位計畫執行團隊撰寫與編輯,並經由學者專家組成的指導委員會加以審閱並提供建議。

本活動使用史丹佛大學線上審議平台,該線上審議平台是針對小組討論而設計的討論平台,可以促進結構化的和公平對話的機會,該線上平台是由該校審議民主中心和群眾外包民主團隊研發,其特色包括對於發言時間的管理、議題管理、防止不當言語、並協助參與者公平參與討論、顯示討論議程和議題資訊、顯示字幕按鈕、即時記錄發言內容和圖像化發言情形,並輕推(nudge)很少發言的公民等。

本計畫根據台灣淨零路徑政策方案設計問卷題組,例如針對台灣在達到2050淨零目標的能源轉型的政策方案之可行性與政策態度詢問民眾意見。透過調查分析,可獲得公民審議小組參與者在參加前測與後測上的意見改變,並輔以開放性的問卷題目與後續的訪談,分析審議活動所能帶來的影響。

舉辦過程

本次公民審議大會根據政府所提出的淨零路徑規畫與策略,選定高度挑戰性和具重要政策大方向性質的「能源去碳化轉型」和涉及到實際政策誘因與管制做法的「運輸轉型」和「碳定價」三個關鍵主題讓公民進行討論,促進公民共同討論並釐清相關問題。

本活動除了在活動前寄送給參與者議題手冊資料,涵蓋淨零排放路徑的政策介紹以及各政策方案的主張以及可能牽涉的問題與面臨挑戰,在線上審議平台的審議過程中也即時呈現政策議題的相關政策訊息。參與者隨機分配到8-10人的線上公民審議小組,過程中線上平台會提供政策議題的正反不同意見的資訊以進行結構化的討論,並由公民小組提出進一步要詢問專家的問題並進行問題優先性的排序。

在能源去碳化轉型場次,公民小組民眾提出的問題包括:各項再生能源的推動的可能性?如何改善資訊不對等、提供公開和透明的資訊、數據?政府該要如何調整電價?在下午場次綠色運輸轉型,針對有關2040年新售小客車與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的政策方案,公民小組的提問包括: 若實施全部換成電動機車,那一般機車該如何處置?目前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電動車的生產到廢氣產生的汙染量一定小於汽油車嗎?有關政策管制和誘因以達到電動運具轉換的議題上,民眾的提問包括: 台灣電動車補助與實際人民生活需要有落差?一般的汽機車要怎麼處置?

在碳定價的政策主題上,首先,針對盡快徵收碳費以及規劃開徵碳稅的政策方案,公民小組在經過審議討論後,提出的問題包括: 碳稅可能影響電費漲價,碳稅是否與其他稅重疊徵收?所謂碳費徵收的標準是什麼?徵碳稅如何以合乎規範檢測下得知所排放的量與如何徵收計算?第二,公民小組針對碳費收入專款專用,直接用在推動減碳目標的政策方案,想進一步瞭解的問題包括: 徵收的費用如何使用?監督的機制為何?專款專用是否會變成著名專款專用的香菸健康捐? 第三,有關「總量管制與碳排放交易」的政策議題,公民小組的提問包括: 碳總量管制的確切項目、訂定標準是什麼?碳交易或是徵碳稅如何以合乎規範檢測下得知所排放的量與如何徵收計算?碳市場交易機制最後會不會變成強國欺凌弱國的人權議題?如何廣泛讓大家知道,碳交易對生活環境的優缺點?對全民利益點在哪裡?

分析與結果

公民小組成員在審議後,對於政府規劃達成淨零目標之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支持程度提升。在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部分,多數問題在會議後的回答分數平均都上升,包括: 政府規劃在205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提高至60-70%」的可行性;政府規劃在2050年「氫能佔比提高至9-12%」的可行性;在2050年使用「火力發電搭載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佔比下降至20-27%」的可行性;在2050年「氫能佔比提高至9-12%」的可行性;「抽蓄水力佔1%」的可行性。

公民審議能讓公民獲得充分的資訊和更多相關知識與論證,進而審慎思考和權衡不同立論。專家與公民對談並釐清和回應公民提問的過程,有助於增進公民和與會學者專家以及政府單位代表的正向互動,可能影響其對淨零政策方案可行性程度的認知。

在公民審議大會後,知識題組大部分題目認知正確率皆提高,特別是「對於淨零排放的描述」的題項,民眾在審議後回答正確率的增加呈現顯著性。

整體來看,參與者對審議活動給予正面評價。針對「個人知識增加與否」的題項,高達83.6%的參與者表示參與後個人知識增加。公民審議大會對於個人態度影響上,有85.7%的參與者認為審議大會對於個人在釐清政策議題上具有價值。個人對於議題的態度和立場改變程度,共計有68.%表示對議題的態度和立場有所改變。

本計畫公民審議活動顯示參與者在獲得淨零政策主題獲得充分的資訊和正反方不同立場的意見,以及在良好設計的審議情境下,能學習傾聽、理解他人意見並說理,具公眾教育、科學傳播以及社會學習的效益。

 

參考資料

1.    范玫芳,2022,審議民主的創新實作:審議式民調2.0。台灣民主基金會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2.    國發會(2022),《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FD76ECBAE77D9811

3.    Fan, M.-F. & Siu, A. (2022). The Epistemic Function of Mini-Publics: Deliberating Taiwan’s Pathway to Net-Zero Emissions. 發表在台灣政治學會國際研討會、東海大學、12月3-4日。